世之用寒凉者固非,知用参而不知先壮水者亦非,致阳火旺而阴愈伤,乃不识先后着也。河间谓为热甚所致,火性躁暴也。
橘红煎汤,化痰甚捷。是燥之致郁,无非火热之气所为也。
若指清心、泻心等寒剂言,则中气原非火证,亦不应用寒凉矣。遍身搔痒起疙瘩,俗名风疙瘩。
既下矣,厥回不冷,脉大而加数,舌亦不干渴,此里邪去,阳气暴伸也,宜柴胡清燥汤∶柴胡、黄芩、陈皮、甘草,去花粉,去知母,加葛根,随其下后数日,舌上复生胎刺,邪未尽也,再下之。痰能滞气,勿谓不能作胀,故古人治气为痰郁作胀,加味枳术汤。
伤寒物者,半夏、神曲、干姜、三棱、广术、巴豆之类。所治之药,各从所入,不特二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