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阴虚咽痛,误认喉风,阴冷腹痛,误认臭毒,而用矾石必殆。参芦能耗气,专入吐剂,涌虚人膈上清饮宜之,盐哮用参芦涌吐最妙。
《本经》言,安五脏,定魂魄,止惊悸,明目开心益智者,以脏气安和,心神宁定,当无惊悸昏昧之虑矣。《本经》治热毒恶疮,下乳汁,以其能利窍也。
微煨去壳。发明漏芦苦寒解毒,乃足阳明经药。
昔三余乔子有《本经注疏》一册,三十五年前于念莪先生斋头曾一寓目,惜乎,未经刊布,不可复睹。当归甘温,能和营血,辛温能散内寒,使气血各有所归。
《金匮》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,有射干麻黄汤。去壳捣烂,帛裹塞鼻,起倒睫拳毛。
用盐过多,虽一两五六钱,制熟不及七八钱,且容易腐烂。艾附丸调经而温子宫,兼主心腹诸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