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、桂二方,便是调和内外表里两解之剂矣。其常中之变,变中之常,靡不曲尽。
少阴病用大承气急下者有三症;得病二三日,热淫于内,肾水不支,因转属阳明,胃火上炎,故口燥咽干也,急下之,谷气下流,津液得升矣。 发汗后,其人脐下悸,欲作奔豚,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。
五六日又少阴发病之期,若谓阴不得有汗,则少阴亡阳,亦有反汗出者。叔和云∶虚烦有热,不可攻。
中风伤寒,各有轻重如此。 甚至三阳合并病,是三面受敌矣,法在独取阳明。
然四者之中,又以独见为准则,独见何部,即以其部定表里脏腑之所在,病无遁情矣。 然必脉浮弱者,可用此解外。
喘家作桂枝汤,加浓朴、杏仁佳。紧以形象言,数以至数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