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明处处山中有之,以其得岚嶂郁蒸之气而生,助长湿热最甚。《金匮》治妇人脏躁、悲愁欲哭,有甘麦大枣汤,亦取其助肝脾肺三经之津液,以滋其燥耳。
梧皮煎汁疗小儿丹毒、恶疮。世人误以为寒,不知辛散之性,似乎凉耳。
时珍曰∶蝮大虺小,其毒则一。温病大热,狂妄,天行大热,和人尿捣绞服之,热毒从小便而去也。
无叶时以子代之。去肉方多用之,竹木针刺在肉中者,嚼敷即出。
言治奔豚者,辛能散结,温能下气也。服罢欲睡是其功验,微汗而愈。
过主下血,乌须发,消肿毒,敛金疮,治喉痹口疮掺之,甘咸平无毒。俗名官桂《本经》主百病养精神,和颜色,为诸药先聘通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