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用作吐药,以邪在上焦,吐之则邪散,经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也。然非实积,不可轻投。
丹溪谓半夏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,今又专以半夏为除痰之药,稍涉燥证,辄不敢用。湿性润下,病则下体受之,故腰膝病。
太阳高则汗而发之,下则引而竭之。须臾啜稀热此足太阳药也。
不拘多少,拣去粗茎,留枝、叶、花、实,酒拌蒸晒九次,蜜丸辛苦气寒,其味臭,必蒸晒九次,加以酒蜜,则苦寒之此足少阴、厥阴药也。本方加五味二两、麦冬三两,名八仙长寿丸。
东垣曰∶升麻柴胡,味薄性阳,引脾胃清气行于阳道,以滋春气之和,又引参甘草上行,充实腠理,使卫外为固,凡补脾胃之药,多以升阳补气名之者此也。无头痛、发热恶寒者,为外证已解。
经曰∶病发而不足,标而本之,先治其标,后治其本。精极者,梦泄遗精,瘦削少气,目视不明,此方主之。